2018.1-2020.8自我评估2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四级指标 |
分值 |
自我评分 |
自我评估说明 |
1.基础条件(30分) |
1.1法人资格(20分) |
1.1.1原始基金(5分) |
1.1.1.1净资产符合原始基金数额最低限额要求 |
5 |
5 |
自北京惠兰医学基金会成立之日起我们就做两个定向的捐赠项目: 1糖尿病营养干预.,慢病营养干预,人类健康营养干预; 2.扶贫教育——北京惠兰小学。 捐款单位 与个人,北京惠兰医院,北京市朝阳区人社局,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和王红 、王旗、张连山、张令威、鹿娟、马开林等个人捐款。15年持之以恒的公益事业。 , |
1.1.2法定代表人(4分) |
1.1.2.1按照章程规定程序选举产生 |
2 |
2 |
1.1.2.2年龄符合章程规定的要求 |
2 |
0 |
1.1.3办公条件(7分) |
1.1.3.1挂单位牌匾 |
2 |
2 |
1.1.3.2有独立、固定的办公住所 |
4 |
4 |
1.1.3.3办公自动化 |
1 |
1 |
1.1.4专职工作人员(4分) |
1.1.4.1秘书长为专职 |
2 |
0 |
1.1.4.2有其他专职工作人员 |
2 |
0 |
1.2章程(3分) |
1.2.1产生程序民主(2分) |
1.2.1.1章程经民主程序通过 |
2 |
2 |
北京惠兰医院基金会的全部工作人员均由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兼职,用最大的力量保障捐助款项均运用在医学科研与扶贫教育方面。 北京惠兰医学基金会 全部会议款项,出差款项,国内外学术交流款项均由北京惠兰医院捐赠支付。在此特别说明。 |
1.2.2管理机关核准(1分) |
1.2.2.1章程经管理机关核准 |
1 |
1 |
1.3登记和备案、报告(7分) |
1.3.1按规定变更登记(3分) |
1.3.1.1按规定变更登记 |
3 |
3 |
1.3.2按规定备案(2分) |
1.3.2.1理事、监事、慈善信托 |
2 |
2 |
1.3.3重大事项报告(2分) |
1.3.3.1制度完善并按规定完成报批 |
2 |
2 |
2.内部治理(430分) |
2.1组织治理(50分) |
2.1.1理事会治理规范(20分) |
2.1.1.1理事会人数及理事条件符合要求 |
3 |
3 |
2.1.1.2受薪理事人数符合有关规定 |
2 |
2 |
|
2.1.1.3产生、罢免程序符合有关规定 |
3 |
3 |
|
2.1.1.4理事会召开符合法律和章程的规定 |
4 |
4 |
|
2.1.1.5理事会表决符合法律和章程的规定 |
2 |
2 |
|
2.1.1.6理事会会议资料留存完好 |
3 |
3 |
|
2.1.1.7按照《北京市基金会换届指引》进行换届 |
3 |
3 |
|
2.1.2理事会作用效果(10分) |
2.1.2.1理事构成与组织使命及业务相匹配 |
3 |
3 |
|
2.1.2.2为基金会带来实质帮助 |
4 |
4 |
|
2.1.2.3理事会的活跃程度高 |
3 |
3 |
|
2.1.3监事或监事会(6分) |
2.1.3.1设立符合要求的监事人员 |
1 |
1 |
|
2.1.3.2按规定列席理事会议 |
2 |
2 |
|
2.1.3.3发挥良好的监督作用 |
3 |
3 |
|
2.1.4理事会、秘书处、监事会职能划分(8分) |
2.1.4.1理事会功能边界清晰 |
3 |
3 |
|
2.1.4.2秘书处的运作具有独立空间 |
3 |
3 |
|
2.1.4.3监事会功能边界清晰 |
2 |
2 |
|
2.1.5专项基金及其他分支代表机构(6分) |
2.1.5.1专项基金及其他分支代表机构管理严格、规范 |
3 |
3 |
|
2.1.5.2专项基金及其他分支代表机构活动不违反章程 |
3 |
3 |
|
2.2党的建设(100分) |
2.2.1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入章程(20分) |
2.2.1.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载入章程 |
10 |
10 |
|
2.2.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入章程 |
10 |
10 |
|
2.2.2党组织建立情况(30分) |
2.2.2.1按要求建立党组织 |
30 |
30 |
|
2.2.3党组织活动情况(50分) |
2.2.3.1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 |
10 |
10 |
|
2.2.3.2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情况 |
20 |
20 |
|
2.2.3.3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 |
20 |
20 |
|
2.3团队建设(36分) |
2.3.1员工管理(22分) |
2.3.1.1按需设岗,人岗匹配 |
4 |
4 |
|
2.3.1.2工作状态良好 |
4 |
4 |
|
2.3.1.3目标与问题导向,团队合作 |
4 |
4 |
|
2.3.1.4落实工作人员薪酬和社会保险政策 |
6 |
6 |
|
2.3.1.5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措施 |
4 |
4 |
|
2.3.2志愿者管理(14分) |
2.3.2.1按需招募,人岗匹配 |
3 |
3 |
|
2.3.2.2良好的管理理念与制度 |
3 |
3 |
|
2.3.2.3权益保障与有效激励 |
3 |
3 |
|
2.3.2.4良好的团队融合与价值认同 |
3 |
3 |
|
2.3.2.5志愿者评价与反馈 |
2 |
2 |
|
2.4档案、证章管理(10分) |
2.4.1档案管理(6分) |
2.4.1.1有档案管理规定 |
1 |
1 |
|
2.4.1.2有专人负责 |
1 |
1 |
|
2.4.1.3管理规范,资料齐全,交接手续完备 |
4 |
4 |
|
2.4.2证书管理(2分) |
2.4.2.1有专人管理,交接手续完备,在办公场所悬挂登记证书正本 |
2 |
2 |
|
2.4.3印章管理(2分) |
2.4.3.1有印章管理使用规定 |
1 |
1 |
|
2.4.3.2管理符合规定,交接手续完备,无私存、遗失等现象发生 |
1 |
1 |
|
2.5独立性与社会化运作(34分) |
2.5.1自主运作的空间(18分) |
2.5.1.1独立寻找社会问题的空间 |
6 |
6 |
|
2.5.1.2独立设计项目的空间 |
6 |
6 |
|
2.5.1.3独立运作项目的空间 |
6 |
6 |
|
2.5.2社会化运作的程度(16分) |
2.5.2.1卷入人群的数量与范围 |
6 |
6 |
|
2.5.2.2卷入人群深度 |
6 |
6 |
|
2.5.2.3对公益资金“上下游”的影响程度 |
4 |
4 |
|
2.6财务资产管理(200分) |
2.6.1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12分) |
2.6.1.1会计人员配备和继续教育 |
5 |
5 |
|
2.6.1.2会计人员岗位职责和会计机构负责人 |
7 |
7 |
|
2.6.2会计核算(20分) |
2.6.2.1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
12 |
12 |
|
2.6.2.2会计电算化 |
3 |
3 |
|
2.6.2.3会计档案管理 |
5 |
5 |
|
2.6.3财务管理制度(95分) |
2.6.3.1经费来源和资金使用 |
8 |
8 |
|
2.6.3.2资金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 |
10 |
10 |
|
2.6.3.3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及执行 |
8 |
8 |
|
2.6.3.4财务支出审批程序 |
10 |
|
|
2.6.3.5银行账户 |
3 |
3 |
|
2.6.3.6外汇收支 |
3 |
3 |
|
2.6.3.7净资产规模 |
10 |
10 |
|
2.6.3.8投资管理 |
10 |
10 |
|
2.6.3.9固定资产及存货管理 |
8 |
8 |
|
2.6.3.10公益项目财务管理 |
25 |
25 |
|
2.6.4关联方关系(20分) |
2.6.4.1关联方交易 |
10 |
10 |
|
2.6.4.2关联方资金占用 |
10 |
10 |
|
2.6.5财务公开与监督(40分) |
2.6.5.1财务报告 |
15 |
15 |
|
2.6.5.2理事、监事及捐赠人监督 |
10 |
10 |
|
2.6.5.3财务审计 |
15 |
15 |
|
2.6.6税务和票据管理(13分) |
2.6.6.1纳税管理 |
4 |
5 |
|
2.6.6.2捐赠票据管理 |
9 |
5 |
|
3.工作绩效(330分) |
3.1公益性(28分) |
3.1.1公共利益原则(10分) |
3.1.1.1公共利益属性 |
5 |
5 |
|
3.1.1.2遵从“非特定性”原则 |
5 |
5 |
|
3.1.2提供公共利益的方式合理(10分) |
3.1.2.1与赞助、收费服务、CSR、互益行为等的边界合理 |
10 |
10 |
|
3.1.3提供公共利益的范围合理(8分) |
3.1.3.1纯公共物品(如科研成果),公共资源类物品 |
8 |
8 |
|
3.2公益收支规模(145分) |
3.2.1公益事业支出(80分) |
3.2.1.1公益事业支出金额 |
80 |
80 |
|
3.2.2公益支出比例(10分) |
3.2.2.1基金会公益支出比例 |
10 |
10 |
|
3.2.3管理费用比例(10分) |
3.2.3.1基金会管理费用支出比例 |
10 |
10 |
|
3.2.4接收社会及政府资金规模(35分) |
3.2.4.1基金会接收社会及政府资金情况 |
30 |
30 |
|
3.2.4.2基金会近两年接收资金增长情况 |
5 |
5 |
|
3.2.5资产保值增值状况(10分) |
3.2.5.1基金会资产保值增值方式及收益 |
10 |
10 |
|
3.3公益项目(157分) |
3.3.1项目运作管理(35分) |
3.3.1.1项目论证、计划、申报 |
10 |
8 |
|
3.3.1.2项目管理、监督、反馈 |
15 |
10 |
|
3.3.1.3项目总结、评估、改进 |
10 |
10 |
|
3.3.2项目运作模式(82分) |
3.3.2.1拟解决的社会问题准确合理 |
8 |
10 |
|
3.3.2.2项目的节点问题及其结构清晰合理 |
10 |
10 |
|
3.3.2.3项目模式描述清晰并证明 |
20 |
20 |
|
3.3.2.4项目模式的精细分化 |
12 |
10 |
|
3.3.2.5项目模式的成熟度 |
12 |
10 |
|
3.3.2.6项目模式的可积累性 |
8 |
8 |
|
3.3.2.7受益端的效果验证 |
12 |
12 |
|
3.3.3项目运作技术(20分) |
3.3.3.1非营利管理技术水平 |
10 |
10 |
|
3.3.3.2特定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 |
10 |
10 |
|
3.3.4项目定位与选择(20分) |
3.3.4.1项目与组织使命、战略、目标的一致性 |
10 |
10 |
|
3.3.4.2项目间的协同作用与发展 |
10 |
8 |
|
4.社会意义与社会影响(80分) |
4.1社会意义(40分) |
4.1.1重要性判断(15分) |
4.1.1.1在特定的时间段考察 |
5 |
5 |
|
4.1.1.2在特定的地域考察 |
5 |
5 |
|
4.1.1.3在特定的行业(领域)考察 |
5 |
5 |
|
4.1.2非替代程度(15分) |
4.1.2.1在地域内的竞争和替代关系 |
5 |
5 |
|
4.1.2.2在行业内的竞争和替代关系 |
5 |
5 |
|
4.1.2.3与政府之间的功能互补或替代 |
5 |
5 |
|
4.1.3社会创新性(10分) |
4.1.3.1主题、模式或机制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
10 |
5 |
|
4.2社会影响(40分) |
4.2.1政府协同治理(10分) |
4.2.1.1参与社会治理及承接政府职能转移 |
10 |
5 |
|
4.2.2组织的辐射作用(16分) |
4.2.2.1同行学习 |
4 |
5 |
|
4.2.2.2政府倡导 |
4 |
5 |
|
4.2.2.3媒体报道 |
4 |
2 |
|
4.2.2.4深度影响当地的政策或社会环境 |
4 |
2 |
|
4.2.3利益相关方的社会评价(14分) |
4.2.3.1受助方评价 |
4 |
4 |
|
4.2.3.2资助方评价 |
2 |
2 |
|
4.2.3.3理事监事评价 |
2 |
2 |
|
4.2.3.4登记管理机关评价 |
3 |
|
由主管上级评价 |
4.2.3.5业务主管单位/党建机构评价 |
3 |
|
由主管上级评价 |
5.社会责任与诚信建设(130分) |
5.1公开透明(72分) |
5.1.1基础公开透明(18分) |
5.1.1.1基金会年度工作报告 |
5 |
5 |
|
5.1.1.2审计报告 |
5 |
5 |
|
5.1.1.3遵循《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和《北京市基金会信息公开实施办法》 |
8 |
8 |
|
5.1.2公开透明的系统性做法(31分) |
5.1.2.1资金流入端的公开 |
5 |
5 |
|
5.1.2.2资金流出端的公开 |
5 |
5 |
|
5.1.2.3资金流动的中间过程公开 |
5 |
5 |
|
5.1.2.4组织治理的恰当透明 |
5 |
5 |
|
5.1.2.5项目运作的恰当透明 |
6 |
6 |
|
5.1.2.6恰当的隐私保护 |
5 |
5 |
|
5.1.3对社会的开放程度(13分) |
5.1.3.1制度保障 |
4 |
4 |
|
5.1.3.2公开联系方式 |
4 |
4 |
|
5.1.3.3接受社会访问和质询情况 |
5 |
5 |
|
5.1.4公开募捐(10分) |
5.1.4.1公开募捐的资质 |
5 |
5 |
|
5.1.4.2公开募捐的规范 |
5 |
5 |
|
5.2对捐赠人的社会责任(26分) |
5.2.1对捐赠人意愿的尊重与执行(10分) |
5.2.1.1对限定性捐赠的规范执行 |
5 |
5 |
|
5.2.1.2对非限定性捐赠的合理使用 |
5 |
5 |
|
5.2.2捐款人的知情与参与(16分) |
5.2.2.1存在反馈 |
4 |
4 |
|
5.2.2.2反馈及时 |
4 |
4 |
|
5.2.2.3反馈内容详实 |
4 |
4 |
|
5.2.2.4捐赠人参与的深度参与相互影响 |
4 |
4 |
|
5.3信用信息(28分) |
5.3.1绩效信息(14分) |
5.3.1.1主要负责人的职务行为与金融信用信息 |
5 |
4 |
|
5.3.1.2年检时间与年检结论 |
4 |
4 |
|
5.3.1.3已获得的评估等级 |
2 |
2 |
|
5.3.1.4政府及有关部门表彰奖励 |
3 |
3 |
|
5.3.2失信信息(14分) |
5.3.2.1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
5 |
5 |
|
5.3.2.2司法诉讼信用信息 |
3 |
|
|
5.3.2.3社会组织对司法机构或调解部门结案执行情况 |
2 |
4 |
|
5.3.2.4经媒体披露、投诉举报后,有关部门查实认定为失信行为 |
4 |
4 |
|
5.4诚信意识(4分) |
5.4.1诚信制度建设(2分) |
5.4.1.1诚信纳入章程文本 |
1 |
1 |
|
5.4.1.2签署诚信承诺书 |
1 |
1 |
|
5.4.2诚信建设档案(2分) |
5.4.2.1有对负责人的诚信档案记录 |
2 |
2 |
|
6.加分项(20分) |
6.1参与新冠病毒肺炎抗疫情况(加分项10分) |
6.1.1参与新冠病毒肺炎抗疫情况(10分) |
6.1.1.1参与新冠病毒肺炎抗疫情况 |
10 |
30 |
|
6.2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和精准救助(加分项10分) |
6.2.1参与脱贫攻坚(5分) |
6.2.1.1开展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
5 |
5 |
|
6.2.2参与精准救助(5分) |
6.2.2.1开展和参与精准救助工作 |
5 |
5 |
|
合计 |
1000分+20分加分项 |
9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