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北京惠兰医学基金会联合中日友好医院共同发起的“重症医学远程会诊与培训试点项目”在中日友好医院正式启动。该项目依托新华三(H3C)信息技术支持,将在北京市朝阳区5家二三级医院开展为期4个月的试点工作,通过“实时会诊+远程教学”模式,破解基层重症救治难题。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健康战略与服务体系研究部黄二丹主任、朝阳区卫健委三级调研员张玄武、中日友好医院崔勇副院长、重症医学科段军主任、王书鹏医疗组长、北京惠兰医学基金会张令威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卫平副理事长、顾问专家于德志主任及新华三医疗业务部尹伟副总经理出席本次启动会并发表讲话。中日友好医院医改和医疗发展办公室杨学来副主任、杨崑副主任及5家试点医院(应急总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医院、航空总医院、大望路急诊抢救中心、北京惠兰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等代表到场参与讨论。
会议由段军主任主持召开,崔勇副院长代表中日友好医院致辞,基金会李卫平副理事长详细介绍了项目的背景与方案,王书鹏组长进一步阐述了中日远程重症医疗体系的建设情况与发展经验以及当前项目的基线调查表,尹伟副总经理介绍了新华三的远程诊疗能力与实操案例,确保为项目提供可靠的信息技术支持。项目得到了朝阳区卫健委的大力支持,张玄武处长表示全力支持项目推进落实,期待项目取得圆满成功。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服务体系研究部黄二丹主任从城市医疗集团的专科联盟建设和项目评估角度给出了指导建议。基金会顾问专家于德志作了会议总结,指出本项目肩负“强基层、探新路、播火种”三重使命,将以朝阳区试点为起点,大家一起把这条黄金救治生命链编织进中国医疗服务版图的每寸土地。
近年来,基层医院在重症患者救治中面临优质资源不足、缺乏实时决策支持等挑战,传统会诊模式在突发事件响应、动态诊疗调整等方面存在局限。2024年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强调持续完善重症医学医疗网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同时,人工智能和远程诊疗会诊技术也日渐成熟。在此现状与政策基础之上,“重症医学远程会诊与培训试点项目”应运而生。
经本次会议讨论,项目将在2025年12月底前分三个阶段逐步实施,实现平台搭建、临床应用、能力提升、模式验证四大目标。通过实时音视频数据传输、多端互动会诊,提升基层重症确诊救治效率,打造重症医学远程培训与会诊服务体系,为国家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实现“快速确诊、及时救治、提升生存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